强蓉蓉(弋江区代表团)
主办单位:市邮政管理局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,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,农村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,农村网民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。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,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,农村网络零售规模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。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快递市场的较快发展,农村快递服务网络也不断健全,覆盖率不断提升,但农村收发快递依然是一个难题,目前仍有许多农村依然没有快递收发点。
城市与农村资源要素自由流动,重点在加密农村物流服务网络节点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决策部署,为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了坚实的运输保障。另外,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农村100%的乡镇已建有邮政局所,100%的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,这为实现村村通快递奠定了基础。
完善农村物流体系,应基于现有各种条件,充分利用现有资源,因地施策、科学管理、统筹布局,覆盖农村的物流网络就能有效运转,农产品的上行通道和工业品的下乡通道就能畅通无阻,激发农村活力,为农民的美好生活增添亮丽色彩。
建议:
一、推进邮政和各快递企业的合作。100%的乡镇已建有邮政局所,这是非常庞大有利的一个物流基础。基于成本较高、农村业务量较少及农村地域分散等多种因素,很多快递企业和电商的末端营业点只设在县城或者一些大的乡镇。一些边远农村的居民取个快递往往要跑上十几公里。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居多,邮快合作可以促进邮政与民营快递企业抱团发展,从竞争变为合作,这样既最大程度发挥了邮政网络价值,又利于民营快递企业补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短板,使农村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寄递服务,实现村村通快递,打通农产品的上行通道和工业品的下乡通道,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,丰富农民物资需求来源,提高农民生活水平,振兴乡村,服务民生,服务三农。
二、协调农村客运班车与快递企业之间的协作。目前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,业务量不大,快递企业要单独投放快递,则运营成本确实较高,生存压力大。农村的客运班车一天内数次往返农村与县城之间,且途径各主要村庄,积极协调班车与快递之间的协作,让包裹搭上班车,并按站沿途进行投放,充分利用了现有运输资源和通道,快速地将快递投放到农村,加密了农村物流服务网络节点,让农民也能与时俱进,更好地体验互联网+时代和电商购物带来的便捷和对生活的改变,促进农民消费水平,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。
三、统筹利用多方资源,设置农村物流服务点。一是利用农村相关公共设施资源,为乡村物资集散提供服务的场所,如村委会等;二是以小卖店、小超市、农资店等为载体,开展日用生活消费品、农资以及快件接取送达服务的场所。
四、大力推广“一平台、多品牌”的抱团发展模式。引导各快递企业抱团共建农村快递服务站,整合资源统一开展快件揽收、投递业务。末端共配可以实现区域性多品牌快递的共同派送和揽件,具备末端降本增效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