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人大代表 > 议案建议

关于治理城市道路机动车乱停放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

发布日期:2024-08-21 17:12来源: 市人大浏览次数:

张开波(镜湖区代表团)

主办单位:市公安局

一、目前城区道路违法停车问题的现状

(一)违法停车行为仍然普遍存在。部分商场、超市、医院、银行及道路两侧等公共场所门前路段。相当部分驾驶员在外出购物或办事时贪图方便,就近随便停车。如城南中医院路段、宏昌商场路段、水东市场、人民综合市场等,有的停车位太少,有的根本没有停车位,多数车辆停放在道路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,严重影响道路通畅和城市形象。

(二)客运车辆、出租车、随意停车上下客。虽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治理,许多客车、出租车还是见客就停,造成行车秩序混乱,这些车乱停在人行道上,有的停在机动车道上,并随意掉头,乱而无序,常常造成交通堵塞,极易引发交通事故。

(三)人行道上停车现象严重。许多酒店、娱乐场所及路边汽修、洗车店面,因没有停车场,店员就引导车辆停放在人行道,人行道变停车场,挤占了行人正常行走的空间,影响行人的正常出行和安全。有的人行道路缘石较高,车辆上不去,驾驶员干脆就将车停在行车道上,影响交通秩序,引发道路拥堵。

(四)非主干道车辆乱停现象严重。由于警力不足、各项交管业务工作任务繁重等客观原因,相对而言对城区主干道管理力度较大,故许多车辆就都往附近的次干道停放,使本来较为狭窄的次干道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,这些地方就成了天然的停车场了,极大的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交通安全。

(五)中小学校周边路段秩序仍比较混乱。辖区内学生上学、放学的时间正逢上下班交通高峰期,每逢家长接送学生时,许多轿车、摩托车、电动车、自行车随意停放在道路上,造成学校门前道路拥堵,秩序比较混乱。

二、城区道路交通中违法停车的原因及危害

(一)违法停车的原因

1.交通安全意识淡薄。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公共道德观念十分的淡薄,导致在参与交通活动时,只图自身的方便,不顾及他人及整个道路的通行,在原本停车位缺乏的前提下,随意停放机动车,人行道上有停车的、机动车道上也有停车的,严重影响了道路畅通。

2.城区停车场地相对较少。对停车场建设认识不足和停车场规划、建设力度不够,停车场的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,应当由政府牵头建设的公共停车场严重滞后。目前城区已形成规模的专用停车场较少,车辆停放主要依靠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来消化。近年来,经济发展迅速,各类机动车、特别是家庭使用小轿车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,机动车的大量增加,使得城区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停车环境雪上加霜。

3.执法管理力度仍需加大。目前违法停车只有交警部门“单打一”在管理,而随着道路交通任务日益繁重,警力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,交通民警既要开展排堵保畅任务,又要疲于应付其它日常管理工作,始终处于拼体力打消耗战的工作状态,致使民警在管理中顾此失彼。而且在管理违法停车过程中各种阻碍、抗拒交警执法的事情时有发生。事实上,加大执法管理力度,涉及城管、工商、建设、安监等部门,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,共同整治,形成合力。

(二)车辆乱停乱放的危害

1.极易造成交通拥堵。机动车乱停乱放,造成该路段道路不畅通,且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地点经常是靠近学校、单位,或酒店集中的地方,由于占用车辆通行道路,容易形成堵塞点,导致道路出现拥堵现象。

2.道路通行能力下降。随意停车、占道停车会占用目前有限的道路面积,因而会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,使道路交通运行的速度下降,损害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合法的通行权。

3.影响道路交通安全。机动车随意停放,占据道路面积,经常导致交通事故发生,特别是在夜间视线不好,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。出租车随意上下客经常是突然停车,常常使其他交通参与者无法及时反应,而导致追尾事故、相互碰撞事故的发生,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,损害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利益。

4.严重损害城市形象。交通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,乱停乱放行为导致城区秩序混乱、城市品位和形象的下降,加大创城工作的难度,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提升,也影响了人居环境和和谐社会的建设。

三、建议

(一)创新宣传方式,深入开展创城交通秩序宣传力度。充分发挥报刊、双微平台、互联网短信平台,加强交通安全宣传,对涉警舆情妥善引导,积极争取市委宣传部、文明委支持,结合实施“文明交通行动计划”,利用在广场设立宣传长廊等方式,开展大型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活动,创新宣传教育方式,提高群众交通文明素质。

(二)依靠政府主导,部门科学规划设置城区停车场地。从根源上解决乱停乱放的方法是科学合理规划城区停车场的设置。建设部门在规划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将停车场地放在首要规划之中,要长远着想设计大小适当的停车场,以解决机动车辆逐年增长而无处停放的问题,从根本上改变城区道路乱停乱放的现状,提高城市的品位,交警部门要积极参与停车场的规划设计的审定,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,把好规划关;并由政府牵头,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作,依照各自职责,开展联合执法,严格按照“政府主导、部门协作、齐抓共管、全社会参与”的原则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。

(三)制定严格的停车管理制度。为了清理违停车辆,有必要制定严格的停车管理制度。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停车标准,规定禁止违停车辆的范围和时间,同时规定相应的罚款和处罚措施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建立违停车辆的记录数据库,并实行联网互通,加强违停车辆的监控。

(四)严格规范执法,加大违法停车的治理和处罚力度。

违停执法力度的强化可以有效降低违停车辆的数量,提醒市民遵守交通规则,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。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巡逻检查,定期开展违停执法行动,提高检查的频率和力度。对于违规停放的车辆,要及时采取强制拖移或罚款等措施,严厉打击违停行为。

(五)使用科技手段清理违停车辆。科技手段是清理违停车辆的新途径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、大数据分析以及监控摄像头等技术,实现快速识别违停车辆,追踪车辆所在位置等信息。比如,开发停车APP,为市民提供停车位查询、预约、导航等服务。利用AR技术,实现实时识别违停车辆,提供定位、罚款等服务,更有效地清理违停车辆。